月经正常却迟迟不孕?你可能经历了“假排卵”发表时间:2021-09-08 10:59来源:ibabybeiyun.cn 很多女性常常以月经是否正常来判断自己是否有排卵,然而有不少备孕女性会遇到这样的尴尬:月经很规律,排卵也正常,但就是怀不上孩子。遇到这种情况,有可能是排了个“假卵”。今天艾贝贝高龄备孕中心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“假排卵”的那些事儿! 什么是“假排卵”? “假排卵”在临床上被称作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”(LUFS),它是指卵泡发育成熟后不破裂,卵泡未排出而在原位黄素化,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,出现类似排卵的周期性改变。 简单来说,就是卵泡也成熟了,也有相应的体征变化,如出现双相体温,排卵试纸可以测到,有透明拉丝白带,有正常月经来潮,但是这个成熟的卵泡就是不排出,自然会影响受孕。 它是引起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,在不孕女性中的发生率约为5%~10%。 为什么会出现“假排卵”? LUF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,可能的原因有以下5点: 1、内分泌调节失常 排卵是一个复杂的由多种激素协同作用完成的过程,中枢内分泌紊乱时可直接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及排卵的发生。 有研究表明,排卵过程由LH/FSH的峰状分泌所激发,主要由LH所激发。当各种原因所致中枢内分泌紊乱,LH峰状分泌水平不够,LH的分泌量达不到阂值或LH峰出现过早,无法激发导致卵泡壁被消化和破裂的生物化学和组织学变化,但却可导致减数分裂的再启动和卵泡细胞黄素化、分泌孕酮而出现卵泡未排而孕酮升高的“假排卵”现象。 2、卵巢局部机械性因素 输卵管梗阻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人工流产术后、盆腔手术后及盆腔炎时,盆腔组织会形成纤维粘连、增厚等组织形态学变化,包裹卵巢,致卵泡表面增厚,卵子无法排出而被“包埋”,从而发生LUFS。 3、卵巢动力学改变 多项研究指出,卵巢血流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应存在血流量及阻力水平变化,若无变化或卵巢血流动力持续高阻力状态,均会导致LUFS发生。 4、促排卵药物诱发 研究发现,促排卵药物及非甾体抗炎药会导致LUFS的发生。目前临床多以氯米芬(CC)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(HMG)等药物对排卵障碍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,促排卵药物的使用不当、选择时机不适(过早或过晚使用),均可能诱发LUFS。 5、精神心理因素 不孕妇女常有焦虑不安、紧张、敏感等情绪反应,研究表明,精神因素和应激压力可导致患者血中PRL升高,进而降低LH受体的数量,使卵泡对LH敏感性降低,进而导致LUFS。 怎么判断是不是“假排卵”? 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综合判断。 1、临床表现: 不孕为常见的症状,且常误认为是“原因不明”; 可合并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者慢性盆腔炎; 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基本正常; 偶有黄体期稍短或孕酮水平较低等表现,但无特异性; 临床常用的排卵监测法,如基础体温、宫颈黏液、孕酮测定等,均提示为“排卵性”月经。 2、相关检查: B超连续监测:于月经期第8~9天起,每日通过B超连续观察了解卵泡发育动态情况,若有优势卵泡形成,达到成熟卵泡标准(卵泡最大直径>18mm,清晰透亮、边界清楚等)而无排卵表现,即卵泡没有塌陷或消失,反而在持续增长(30~45mm),子宫直肠陷凹无游离液出现,即可考虑为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(LUFS)。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。 腹腔镜检查:对疑有未破裂卵泡黄素化时,行腹腔镜检查可进一步确诊。排卵后1.5天内排卵征依然存在,卵巢上有黄体形成但无排卵孔,即可确诊。但由于此检查为侵入性检查,所以临床较少用。 当备孕遇上“假排卵”该怎么办? 因其形成机制尚不十分明了,所以目前多采用对症治疗。 1、治疗原发病 找出不排卵的原因,针对性的进行治疗,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、慢性盆腔炎、盆腔粘连等。 2、药物促排卵 如果已经明确不排卵并不是因为盆腔、输卵管等的原因,那么可以通过药物促排卵的方法来帮助卵子排出。一般来说会选择HCG注射。 HCG注射后的48小时当中,B超观察卵泡到底有没有破裂,如果卵泡依然没有破裂,可通过探头和手轻轻挤压卵泡,帮助卵泡破裂。 3、超声引导下卵泡穿刺术加人工授精 该方法定位准确,简单有效,妊娠率高,但施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周围脏器及腹腔出血。 4、腹腔镜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局部机械性因素所致LUFS的一种较为普及的方法,术后疗效明显。 5、辅助生殖技术 经过以上的治疗依然不能正常的排卵,可以选择辅助生殖技术也就是试管婴儿,通过取精取卵,体外受精培养,顺利解决无法正常排卵的问题。 总而言之,偶尔出现“假排卵”,并不代表丧失怀孕的能力,所以不用背上心理包袱。但一旦发生真性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,就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了。最后祝大家早日好孕! |
|